4月1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有关国际肿瘤基因组研究框架的专题报道,详细描述了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研究计划启动的历程、研究目标、研究策略、技术规范、数据分析与交汇及伦理学等核心问题。
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ICGC)于2008年4月29日在英国伦敦成立,目的是对人类常见的50种肿瘤(或亚型)进行全基因组变异分析,明确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型与表型变异的关系,为全面解析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与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新型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分析平台的建立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中国将与其他ICGC成员国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德国、印度、日本、意大利和欧盟共同参与人类肿瘤基因组协作研究计划,将对全球范围内1万例以上影响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包括血液、脑、乳腺、结肠、肾脏、肝脏、肺、胰腺、胃、口腔和卵巢等的肿瘤进行基因组学研究。
在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研究计划的推动下,中国从事肿瘤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科学家组建了中国肿瘤基因组研究协作组(CCGC),通过集成中国肿瘤生物医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领域研究计划的资助下,及时启动了中国肿瘤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并选择中国常见高发肿瘤胃癌作为参与ICGC的研究任务。
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研究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之一,通过这一研究计划将有效协调并整合肿瘤研究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为肿瘤生物学特性和机制的阐明提供全面和系统的基础性数据及信息,并将有助于科学家利用新的信息发现新的知识,用于开发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手段。
据悉,ICGC项目负责人在4月17日至21日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101届美国癌症研究学术年会上报告了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研究(ICGC)项目的进展情况。